“十四五”期間河南力爭完成約100萬戶老舊小區改造
河南經濟報 記者 郭甜甜
4月21日,河南省政府新聞辦召開“奮進十四五 建功新時代”系列第七場新聞發布會,介紹和解讀我省推進“十四五”城市更新和城鄉人居環境建設規劃的有關情況。
“八管齊下”開展城市更新和鄉村建設行動
發布會上,據河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李新懷介紹,我省將從統籌城鄉自然生態格局、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提高城市治理水平、改善城市居住條件、建設美麗宜居鄉村、推進綠色低碳發展、加強城鄉建設安全監管、深化改革創新八個方面開展城市更新和鄉村建設行動。
其中,在統籌城鄉自然生態格局方面,我省將構建區域生態安全屏障,整體謀劃國土空間開發,推進生態保護修復。優化城鄉生態空間,形成完整的城市藍綠空間網絡。按照“300米見綠、500米見園”的標準,建設公園城市,優化人居環境。
在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方面,到2025年,城市、縣城公共供水普及率分別達到97%、90%,管道燃氣普及率分別達到99%、85%。推進綠色低碳發展,到2025年,全省綠色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達到100%,新開工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面積比例達到40%。
“十四五”末省轄市完整居住社區覆蓋率達到50%
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我省有哪些安排部署?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城市建設處處長王廣軍表示:“我省將推進‘三區一村’改造,到‘十四五’末,全省基本完成2000年以前建成需改造的老舊小區(約100萬戶)。建設有完善的基本公共服務設施、有健全的便民商業服務設施、有完備的市政配套基礎設施、有充足的公共活動空間、有全覆蓋的物業服務、有健全的社區管理機制等‘六有’目標的安全健康、設施完善、管理有序的完整居住社區,‘十四五’末省轄市完整居住社區覆蓋率達到50%。”
其中,我省建立健全社區人居環境建設和整治機制,推進社區基礎設施綠色化,提高社區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完善老齡化和無障礙設施,加強社區生態環境建設,培育社區綠色文化,營造社區宜居環境,今年力爭60%以上的城市社區達到綠色社區創建要求,我省基本實現社區人居環境整潔、舒適、安全、美麗。
“十四五”末城市人均避難面積不低于1.5平方米
一直以來城市在防災減災方面的安全問題備受關注,“十四五”時期在韌性城市建設方面,我省是如何做的?
據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研究室主任李清順介紹:“‘十四五’時期,我省將大力推進安全韌性城市建設,全面提高防御災害和抵御風險能力。建設城市生命線系統、緊急疏散通道、防災避災空間和應急救災物資儲備中心,‘十四五’末城市人均避難面積不低于1.5平方米。完善信息互通、資源共享、協調聯動的城市安全指揮管理機制,健全城市汛情、疫情、火災、地震等應急預案。”
其中,我省各市縣抓好落實。大力實施城市排澇行泄通道暢通、排水管網系統提升、雨水泵站提升、重要基礎設施改造提升、城市建(構)筑物地下空間排水防澇提升、雨水源頭減排和雨水調蓄“六項工程”,全面提升城市防洪排澇和應急保障能力,加快建設韌性城市,確保城市安全度汛。
關鍵字:
中原經濟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 1. 本網注明來源為中原經濟網—河南經濟報、中原經濟網的稿件,版權均屬于河南經濟報社,未經河南經濟報社授權,不得轉載、摘編使用。
- 2. 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原經濟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同本網聯系。郵箱:jingjibao@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