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發文支持鄭州商品交易所優勢再造
河南經濟報 記者 焦颯
為推動我省期貨市場優勢再造,進一步提升期貨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助力我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近日,省政府印發《關于支持鄭州商品交易所優勢再造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部署了11項重點任務。
《意見》明確了發展目標,堅持以規范、開放、更具競爭力為導向,圍繞產品創新、服務優化、科技賦能、生態建設四大主線,加強政策支持,強化人才支撐,優化發展環境,把鄭州商品交易所打造成為國際一流的衍生品交易所和大宗商品定價中心,集聚金融與產業資源,全面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和效果。
為了實現發展目標,《意見》提出了做精做細現有期貨品種、有序推進產品創新、完善“期貨+”業務模式、推動期貨現貨融合發展、打造期貨交割中心、建設農業風險管理研究中心、提升對外開放水平、引導企業積極參與期貨市場、加強期貨基礎設施建設、打造期貨產業集聚區、營造良好發展環境11項重點任務。
其中,做精做細現有期貨品種方面,《意見》指出要持續拓展企業參與期貨市場的廣度與深度,推動更多品種期貨價格成為現貨貿易定價基準和國際貿易定價重要參考,圍繞紡織、能源、化工等優勢品種,打造立足中部、國際影響力不斷增強的大宗商品定價中心。吸引更多專業機構投資者參與,完善投資者結構,提升市場運行質量。發揮期貨市場樞紐性作用,實現場內場外協同發展,打通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個環節,助力暢通國內商品大循環。
在有序推進產品創新方面,依托重點期貨品種推動新上市產品向產業板塊延伸,構建重點產業鏈系列化上市品種體系。
《意見》提到,完善“期貨+”業務模式。深化蘋果、花生等品種“保險+期貨”試點工作,推動將其納入中央財政對地方優勢特色農產品保險獎補范圍。引導省內重點企業、商業銀行、保險公司等開展“期貨+訂單”“期貨+信貸”等業務,逐步形成金融支農綜合服務體系。
在提升對外開放水平方面,《意見》強調,要擴大引進境外交易者特定品種范圍,吸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生效國的客戶參與交易,建設以人民幣計價、結算的國際大宗商品期貨市場,提高價格影響力。開展國際交流,辦好中國(鄭州)國際期貨論壇,將其打造成為期貨行業的重要品牌。
關鍵字:
中原經濟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 1. 本網注明來源為中原經濟網—河南經濟報、中原經濟網的稿件,版權均屬于河南經濟報社,未經河南經濟報社授權,不得轉載、摘編使用。
- 2. 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原經濟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同本網聯系。郵箱:jingjibao@qq.com